简单家常小龙虾:从选材到烹饪完美教程
109
2024-10-10
从理论上讲,澳洲淡水龙虾在温度、营养、水质等条件都适宜的条件下,1年内可以多次产卵,最多可达4次,但这要看其体质能否承受。体质稍差的亲虾,虽然能怀卵,但卵不能很好发育,但发育时间很长,影响到产卵次数。所以,要特别注意亲虾的选择。
5000尾左右。 澳洲淡水龙虾的养殖适宜选择5-10亩的池塘,小面积更易于养殖户管理。
26厘米 澳洲淡水龙虾最大可长到250克,长度也就是26厘米。 澳洲淡水龙虾学名红螯螯虾,是世界上最名贵的淡水经济虾种之一。
一只1斤的澳龙有300g左右肉,出肉率60% 澳洲龙虾中维生素A、C、D及钙、钠、钾、镁、磷、铁、硫、铜等微量元素丰富,味道鲜美。
澳洲淡水龙虾最大可长到250克,长度也就是26厘米。 虾苗放养应选择晴天的清晨或傍晚。
龙虾的世界 红螯螯虾,十足目、拟螯虾科的杰出代表,其体长可达200~250克,硬壳包裹着褐绿色的铠甲,雄性以其发达的大螯独树一帜。它们偏好深水环境,昼伏夜出,善于在水底爬行觅食,对光照敏感,尤其喜欢暗淡的环境。繁衍生息 人工繁殖是关键,亲虾的选择至关重要。
澳州淡水龙虾澳洲淡水龙虾原产澳大利亚,外形酷似海中龙虾,是目前世界上最名贵的淡水经济虾种之一。
澳洲淡水龙虾以其独特的特点引人注目。首先,它们体型硕大,成年个体重量通常在100至200克之间,甚至有品种能长到惊人的500克,展现出肥美的体态。其次,澳洲淡水龙虾的生长速度极快,且产量丰富。
澳洲淡水龙虾原产于澳洲的热带地区,具有较快的生长速度,一般6-12月龄就达性成熟。性成熟的澳洲淡水龙虾在水温达21℃以上时,在池塘会自然繁殖。
生长速度慢:澳洲淡水龙虾的生长速度相对较慢,一般需要2-3年才能长到适合食用的大小。这使得养殖周期较长,养殖成本增加,从而导致价格上涨。捕捞难度大:由于澳洲淡水龙虾生活在淡水环境中,捕捞过程相对复杂,需要专业的捕捞设备和技术。
澳洲龙虾从母虾抱卵到长成2-3公分的虾苗,澳洲淡水龙虾的养殖适宜选择5-10亩的池塘,一般需要40-50天,养至4-5个月的时候。
下面介绍淡水龙虾的一些生物学特性和人工养殖技术。1 繁殖习性 红螯螯虾原产于澳洲的热带地区,具有较快的生长速度,在6个月内可以达到50-80g。红螯螯虾一般6-12月龄就达性成熟。性成熟的雄虾的大螯外延有一块明显的红色或橘黄色斑纹,第五对步足基部有一对乳突状生殖棘,雄虾的螯长超过体长。
澳洲淡水龙虾最大可长到250克,长度也就是26厘米。虾苗放养应选择晴天的清晨或傍晚。在放苗前先用少量池水徐徐加入运苗容器内调节水温,直到容器内水温接近池水温度时。再将虾苗放入池中,以防虾苗"感冒",影响成活率和生长发育。
2年左右(根据养殖环境和温度)当然不排除你养的特别好,可以活个3年,哈哈 2年左右(根据养殖环境和温度)当然不排除你养的特别好,可以活个3年。
正在省内外推广养殖。淡水龙虾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主要分为三个科:拟螯虾科(Parastacidae)、正螯虾科(或称蟹虾科)(Astacidae)和螯虾科(或称_蛄科)(Cambaridae),数十个属,400多种。寿命不同:淡水龙虾寿命短,身长较小,而澳洲淡水龙虾长的大,寿命长达60年,抱卵次数产卵较多。
澳洲淡水龙虾是一种大型的淡水虾类,原产于澳大利亚,具有生长快、肉质鲜美、适应性强等特点。
不是,一般的澳龙的长度大概在15cm吧,直径的话在5厘米左右。市场上的小龙虾最大的长度我想也不会超过10里面,直径不会超过3厘米吧。
看虾鳌 体长相近的成虾,雄虾螯足粗大,腕节和掌节上的棘突长而明显;雌虾螯足相对较小。简介 澳洲淡水龙虾,原产于澳大利亚。该虾近年经广东省引进试养并先后取得人工繁殖种苗和成虾养殖成功,正陆续在省内外推广养殖。
澳洲龙虾长到75克左右就可食用,最大可长到250克。澳洲龙虾学名叫澳洲岩龙虾,节肢动物门,岩龙虾属,澳洲龙虾属于名贵淡水经济虾种,通体火红色,爪为金黄色,肉质最为鲜美。主要产地大洋洲具有六大特征:一是体大肥美,一般商品虾澳洲龙虾仔体重100—200克,成虾在750克以上。二是生长快,产量高。三是营养丰富,肉质细嫩、滑脆、味道鲜美香甜,风味别具一格。生活习性:澳洲淡水龙虾为杂食性动物,在天然条件下主要摄食有机物碎屑、藻类、水生植物的根、叶及碎片,特别喜食汁多肥嫩的绿色植物,如水浮莲、水葫芦、绿萍和苦草等。动物性食物包括水蚯蚓、蚯蚓、水生昆虫的卵、蛹、螺、蚌和鱼肉等。锦绣龙虾生活在珊瑚外围的斜面至较深的泥沙质地,通常栖息在水深1至10米,最深记录为145米,以岩礁及礁斜面之静水处为多,有时也可在河口附近水质较浑浊之泥底处发现。
由于小龙虾具有自然繁殖的习性,所以绝大多数养殖户采取的都是一年放种,多年养成的养殖模式,这就必然导致龙虾之间存在近亲繁殖的问题,最终导致龙虾的种质退化,个体越来越小,并且在养殖过程中又都采取的是捕大留小的方式,等到每年9月份前后选留亲虾的时候,大规格的龙虾早已卖光,所以只有把那些较小的龙虾留作下一年的亲虾用,这样的亲虾本身就差,其繁殖的下一代的品质就更难以得到保证。
建议养殖户要每隔3年彻底清一次塘,将塘中所有的龙虾全部清光一只不留,下一年更换新的亲虾,或者在每年的9月份前后从其它地方的养殖户那里引进一定数量的大规格龙虾作为亲虾。注意:在引进亲虾的时候在同一个地方只需引进一种性别的亲虾就可以了,如果在同一个地方同时引进雌雄亲虾的话,这同样可能会存在近亲繁殖的问题。亲虾的选择要求附肢齐全,体质健壮,无病无伤,活动能力强,体重在30~50克/只左右。
二、水质原因
近几年,由于受气候因素的影响,我们全省每年的春季都是干旱少雨,所以大部分养殖户在春季池塘的水位都偏浅,但是随着气温的回升,投饵量的增加,其残饵、粪便以及池中有机物的分解都会给水质带来不良影响,这时又没有新鲜的外源水及时进行注换以调节水质,而水质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小龙虾摄食、脱壳和生长,这些都制约着小龙虾的长成规格。
建议每隔半个月左右交替使用光合细菌和生石灰进行全池泼洒以改善水质、调节水体PH值,降低池中氨氮含量,另外定期施用磷酸二氢钙以增加池水中离子钙的含量以促进小龙虾脱壳生长,磷酸二氢钙的用量一般为2千克/亩.米。在有外源水注换时每隔7~10天左右注换一次新水,每次换水量为原池塘水量的15%~20%左右。
三、饲料原因
饲料缺乏、质量差、营养不全,不能满足小龙虾正常生长需要时肯定会影响到小龙虾的脱壳生长,导致规格偏小,但是如果长期投喂高蛋白的精饲料,会导致小龙虾营养的积累而形成性早熟停止生长,最终规格也会偏小。
小龙虾属于杂食性动物,动物性饵料和植物性饵料都能摄食,因此两方面我们都要考虑,不仅要投喂一些高蛋白的精饲料,还要投喂一些谷物类的植物性饲料和活螺蛳等动物性饲料,另外还要在池塘中种植水花生、轮叶黑藻等水草,因为水草一方面可以起到为小龙虾补充植物性饲料的目的,另一方面水草还可以起到净化池塘水质的目的。而且水草长的好的池塘其虾的成活率也高,品质也好,但水草的面积不能超过池塘总面积的60%,还有在每年的清明前后池中必须放养螺蛳,一般亩放500公斤左右,以后可根据池塘的具体情况确定是否再补放部分螺蛳。有净水的作用。
四、密度原因
由于小龙虾自然繁殖的习性,因此在池塘养殖过程中要想始终控制其合适的养殖密度确实非常困难,而小龙虾生性凶猛,当密度太高时自相残杀的现象极为严重,这样小龙虾会因为无法找到一个安全的脱壳场所而退迟脱壳,导致在养殖过程中脱壳次数减少最终规格偏小。
在小龙虾养殖过程中要采取捕大留小的方式,以降低池塘的养殖密度,不要指望等小龙虾的市场价格高了以后再销售,因为即使市场价格再高,如果所养出的小龙虾的规格太小,那也不可能卖出高价钱,相反,即使市场价格不高,只要小龙虾的规格大、品质好一样会卖出好价钱的。小龙虾具有攀附水草的习性,因此,在池中种植水花生、轮叶黑藻等水草,既可以为小龙虾提供脱壳隐蔽的场所,又可以增加小龙虾的生存空间而减少自相残杀的机会。
五、疾病原因
疾病也是制约小龙虾规格的一个主要原因,尤其以纤毛虫病最为常见。当纤毛虫在虾体上寄生时,会从虾体上吸取营养而使小龙虾身体瘦弱,小龙虾会因为缺乏营养而不能正常脱壳生长;还有当纤毛虫寄生在小龙虾鳃部时会影响小龙虾鳃的呼吸功能,导致小龙虾不能正常呼吸而处于一个长期缺氧的状态,最终小龙虾会因为长期缺氧而不能正常摄食、脱壳和生长,导致规格偏小。另外由于纤毛虫的寄生甚至还会引起小龙虾其它疾病的发生而大量死亡,并且这样的小龙虾进入市场后也没有消费者愿意购买。
防治方法:1、在每年春季的“大麦黄”前一星期左右、“梅雨季节”到来前一星期左右(江淮地区一般在每年的6月下旬进入梅雨季节)、秋季“白露”前一星期左右分别用药物进行预防,即先用一次杀虫药,隔日再用一次消毒药物即可。2、夏季高温季节每隔半个月左右交替使用光合细菌和生石灰进行全池泼洒以调节水质,每隔7~10天左右注换一次新水,保持水质清新,每次换水量为原池塘水量的15%~20%左右。